`
李宏喜
  • 浏览: 11594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从心理学和传统文化角度来初步理解个体与环境

 
阅读更多
    最近,我参加了2014年8月10号的敏捷个人的线下分享。自己分享的题目是“个体与环境”,现在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一、个体与环境、遗传与环境
    《认识心理学.第9版》(中译名)中讲到现代心理学始终关注个体与环境,一直在探寻在多大程度上,行为是由思维、情绪、动机、态度、价值观、人格和基因等内部过程引起的呢?相反而言,行为由是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刺激、环境因素和其他个体的存在而引起或触发的呢? 换言之,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还是环境的牺牲品?而心理学通过对行为基因学、学习、情绪和动机、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试图最大限度来解释这一问题。我在阅读《文明之光》前言《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前言作者: 张首晟教授)时读到:生物世界通常只有一种传播信息的办法,就是通过基因。而人类创造了一个平行于基因的信息体系,就是语言和文字,代代相传,称之为文明。
二、文化传承
    正如《社会动物》(中译名)一书中所讲文化是一种集习惯、行为、信仰、观点和应变能力于一体,能够规范并指导人们生活的的事物。文化能够传达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培养"人的情绪。每个人的思想都无法完全独立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无数转瞬即逝的刺激信息,在文化框架中养成的“思维捷径”,能够代替我们进行大部分的思考。事实上,是我们的大脑与外部的世界的规范构成了智能的、理性的推理引擎,我们称之为“思维”。
    我认为,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而国学中的经典著作及思想内涵,无论是通过基因的传递,还是通过语言、文字传承,对于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群体中的为人的态度、处世的价值观、人格养成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到,如果通过阅读国学这方面的经典,应该可以激发认知潜力,使得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逐渐和谐,并使得自己得到更大的成长。
三、知与行(认识论和伦理学)
    我与别的朋友,讨论学习方面的事宜时,谈论中总谈到知行合一。 在阅读《二十一世纪的儒学》(作者:杜维明) 时讲到知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行是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从认识论方向讲,现象是复杂的,单纯量化,对实际情况不一定掌握的很好。史华慈认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没有归约主义,而是有丰富内容的模糊性。并引出了体知等其它认识论方法。
    在提到知的时候,也提到了德性伦理与习惯一样,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提到了师生之间的对话精神。提到最高的价值,礼。扎根习俗并不妨碍有批判和超越习俗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礼也内含着创造性。夏礼,殷礼,周礼,都有所损益。
    这是历史的延续与发展。时至今日,在我们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个人与局面
      个人离不开修身,在《荀子》修身篇中,讲到:“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修身自强,则配尧禹”。荀子把“礼”提到了非常高的一个层次,从个人修养角度认为:凡治气养心之术,莫经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尊师也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同样,《孙子兵法》也是一部经典的国学著作。注重在特定局面中、在变化中,求同存异,趋利避害。 《向孙子兵法学思维》(作者:路秀儒)提到了从“利”与“害”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慎重权衡。要同时关注“利”与“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关注“利”的一面时,要看到“害”的一面,在看到“害”的一面时,能够看到“利”的一面。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孙子兵法》中讲到的:“悬权而动”。
     对于局面的发展和预测,孙子注重庙算,“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总而言之,个人与局面是可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个人认为:由“礼”开始,从“儒学”,“孙子兵法”中领悟其思想,古为今用,未尝不可。
    当然个人与局面,只是个体与环境的这个大论题的一部分,例如还有人与自然等方面。这一点感谢周金根老师的指出。 人与自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个有机会,我也会继续思考,争取写出来。

    注: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在万圣书店购得,感谢您!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